金門永續發展目標專題報導(六)以傳統文化融合創新思維 促進觀光多元發展
金門觀光產業70%仰賴陸客自由行,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小三通停航後,地區觀光產業急凍連帶造成產業蕭條,顯示了金門觀光產業的敏感與脆弱度,許多人開始思考「如何救金門觀光?」有人會說危機就是轉機,這時應該停下來發揮智慧、群策群力,才可以讓金門的觀光走得更久更遠;也有人會說,只有靜態戰地史蹟與閩南文化的金門太過單調,應該嘗試突破與創新;也有一種聲音是,金門應該打造更多元的旅遊方式,豐富白天與增加夜間的旅遊樂趣。
為了讓金門觀光旅遊注入新動能,「迎客」、「導客」及「留客」缺一不可,這也是近年為了扭轉刻板金門旅遊印象一直在做的。而回歸到永續發展目標的內涵,永續觀光主要體現了「SDG 8 體現工作和經濟成長」、「SDG 12確保永續消費和生產模式」及「SDG 18 促進目標實現的伙伴關係」。而接下來將參考前面三個目標,結合金門觀光發展、新冠肺炎疫情等議題,探討金門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
旅宿管理產業輔導,旅行是一件讓人愉快且放鬆的事情,只要途中的每個元素都能夠獲得妥善的安排,那麼相信這趟旅行將會獲得不少掌聲。至於何種元素最為重要,每個人強調的重點不一樣,但每一次的旅行都需要一個可以稍做休息的中繼點應該是無庸置疑的,因此只要讓來金門的每一位遊客住得舒服、住得開心,這趟旅行就算成功了一半。而公部門可以做的就是透過一些政策來引領業者提昇住宿品質。在這一方面,縣府團隊針對轄內25家旅館(含觀光旅館)提供了室內裝修貸款利息補貼計畫,利息補貼最高以總核貸金額二千萬元為限、為期5年1.5%利息補貼,鼓勵旅館業者打造優質住房環境。在現有約436間民宿方面,除了持續透過聯合稽查保障旅客住宿權益與品質外,也透過爭取交通部觀光局至金門辦理「好客民宿遴選初階輔導訓練」。而截至2020年底已經有108家取得好客民宿認證標章,占民宿比率25%,未來盼增加更多好客民宿,樹立地區品牌形象。
解說人力培訓精進,觀光從業解說員是觀光產業的第一線,培育及加強導覽人員的解說能力是為金門觀光產業加分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2020年,縣府為了因應大膽島的開放,特別辦理特約解說員回訓及甄選活動,同時針對地區觀光從業人員進行一系列的職能培訓。而後在新冠肺炎爆發期間也考量疫情對旅遊從業人員的衝擊,並以協助相關人員充電為出發點,陸續開辦了職能強化回訓、藍色公路解說員培訓等課程。而在一連串的訓練後,縣府在2020年下半年國內疫情趨緩與國旅大爆發時,陸續推出了日遊瓊林、浯島城隍廟文物特藏館、沙美老街等解說行程,給予遊客更優質的旅遊體驗。
旅遊行程多樣化,回歸到旅遊最重要的部分當然還是遊程本身是不是具有特色與吸引力,當出國旅遊變得不容易的時候,國內旅遊的行程就更容易拿來作比較,因此如何創造多樣性、差異性往往就是吸引人與否的關鍵之一。可以感受得到,近年來金門試著在既有的觀光元素下創造新的觀光亮點,也積極透過參與旅展、推介會、結合網路媒體來行銷金門。以戰地史蹟為例,有別於以往的靜態展示體驗,近年透過辦理「老兵召集令」鼓勵並號召老兵在觀光淡季返金,重新尋找對金門的熟悉度及特有情感,並邀請在地店家與社區參與,也創造了地方的凝聚力;爭取「金門星光節」活動,讓受疫情影響而停辦的臺灣燈會相關燈藝作品得以延續其美;形塑「一鄉鎮一特色」讓遊客可以從金城鎮的城市古蹟、金湖鎮的山海活動,接著金沙鎮的文化觀光、金寧鄉的戰役紀念,也可以到烈嶼鄉尋幽訪勝,讓金門五個鄉鎮各自展現其特色。
而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金門,縣府團隊、地區旅遊公會積極整合相關業者,在2020年一整年從北到南共參與6場次旅展活動,同時主動辦理7場次的推介會,以類出國為主題向臺灣業者介紹金門類出國景點;另外,更持續優化金門觀光旅遊網、網路社群(樂遊金門FB、Kinmentravel IG、樂遊金門微信號、金門自助遊微博號……),並邀請臺灣媒體及自媒體來金踩線,還推出金門花蓮雙向包機遊程,行銷金門觀光。
2020年上半年在經過了一連串的努力之後,下半年金門在觀光旅遊的人潮上確實有所改善,但在2021年5月28日國內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提升到三級警戒至今,我們反而需要更多的時間與心力來與病毒對抗。因此,經濟發展的永續之路確實不容易,展望未來,挑戰也將愈來愈多,期待疫情早日獲得控制,為各地的經濟發展再次注入動能。
資料來源:金門縣政府,2021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