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行動力串起都市與原鄉文化發展 111年度文化部「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開放提案
文化部「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鼓勵原住民族因應族群文化發展在地議題,結合青年體現自發行動,發揮社會創新與共享互助精神,協力營造共好社會及永續國家發展,自即日起開放提案申請至10月24日截止。
文化部表示,目前臺灣約有半數原住民族移居都市,且比例逐年增加,而原鄉地區也面臨人口老化、青壯人口外移等問題,不利於原民文化傳承發展。因此,文化部今年將提案分為「都市文化行動」及「原鄉文化行動」二類型,期盼更多都市原住民族團隊提案申請,展現創意及行動力,串起原鄉文化的傳承及發展。此外,團隊可依實際發展需求,提一年或二年期程計畫,每年度補助最高新臺幣80萬元,二年期最高160萬元。
文化部說明,「都市文化行動」計畫可提出建立青年在地支援系統、建構家族或部落遷移史、建構族群勞動史、都市聚落發展史、組織及文化培力、建構原鄉文化平台等行動;「原鄉文化行動」計畫包含建立青年在地支援系統、促進部落文化傳承發展、生活共享、建構文化輸出平台等行動,計畫內容亦可含創造原住民族產業潛力及促進就業支持的規劃。
文化部表示,「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自105年推動迄今,已補助165案團隊計畫,如花蓮縣壽豐鄉壽農社區發展協會進行七腳川戰役後的系譜、傳統服飾、音樂、舞蹈重建計畫;社團法人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進行噶瑪蘭族海祭復振傳承計畫等,對於部落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深具意義。
文化部表示,為使各界能了解計畫內涵和提案重點,將於9月22日及9月27日舉行線上培力工作坊及說明會活動,後續亦將提供一對一或一對多的線上諮詢小教室服務,詳細資訊及活動內容請上「原住民村落文化發展計畫」粉絲專頁。歡迎關心都市與原鄉原住民族文化發展的團隊踴躍參加,有意願提案的團隊,可選擇於「文化部獎補助資訊網」線上申請或以「紙本寄送」方式提案。
資料來源:文化部,2021年9月10…

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首次聚焦勞動議題,由美日臺斯共同辦理「COVID-19後疫情時期經濟復甦之『未來工作』」工作坊。
勞動部於今年9月9日至10日與外交部、美國在台協會(AIT)、日本台灣交流協會(JTEA)、美國勞工部(USDOL)及斯洛伐克經濟文化辦事處(SECO),首度在「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lobal…

2021總統盃黑客松第一次工作坊 首創全線上辦理
「2021總統盃黑客松」於9月8日(三)舉辦第一次工作坊,首創以全線上方式辦理,工作坊以「Gather…

第26屆臺澳能礦諮商會議 分享淨零碳排策略布局及促進雙邊合作
第26屆臺澳能礦諮商會議於9月7日上午再度以視訊的方式舉行。本會議由我方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及澳方由產業、科學、能源暨資源部負責能源與礦業次長Sean…

蘇揆:中央全力支持臺灣養豬產業轉型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4)日至屏東縣視察「台…

農委會成立專責淨零辦公室 擘劃推動農業部門氣候變遷新策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吉仲於今(110)…

社福總預算大幅成長 蘇揆主持社福推動委員會要求部會持續落實各項政策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1)日主持「行政院社…

蘇揆:積極辦理「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 納入「2050淨零排放」目標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0)日主持「行政院國…

台電離岸風電里程碑 離岸一期21部風機全數完成初始併聯
台電公司離岸一期風力發電工程共21部風機於昨(27)日全部完成初始併聯,接下來將持續進行試運轉及調校,完成測試後接受調度,加入供電行列。台電表示,去(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國內外離岸風電工程施作均受影響,台電施工團隊仍排除困難,於不利施工的冬季,出動大型支援船配合特殊動態補償舷梯,克服惡劣海象,今年順利完成海纜埋設、風機吊裝,至昨日完成全部風機併聯,成為彰化外海離岸風場率先併網的指標性工程。
台電表示,離岸風電工程需配合海象,海上可施工時間約為4月至9月,可謂分秒必爭。台電離岸一期風電工程自去年開始水下結構及風機安裝,即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致工作船抵台時間延遲,有利施工的時間也相對縮短;台電仍使命必達,在東北季風影響期間,為克服登塔作業因浪高限制無法進行作業之困難,從新加坡緊急引進動態補償式舷梯(Gangway),以確保技術人員可以順利登塔作業,並在109年底順利完成2部風機併聯發電。
台電指出,離岸一期風電工程21座風機先後在今年5月完成風機陣列海纜埋設,6月完成所有21部風機吊裝,並進行如螺栓鎖固、電纜接線、海纜連接、冷試俥、海纜加壓、熱試俥等試驗,於昨日全數達成初始併聯,接續進行試運轉及調校完成後,依能源局相關規定申請電業竣工查驗,後續配合能源局安排現勘查驗與審查程序,待換發電業執照後即可開始商轉。
台電說明,離岸一期風電工程開發地點位於彰化縣芳苑鄉西側海域約8公里處,面積約836公頃,相當於32座大安森林公園,是能源局離岸風場示範案之一,共設置21部風機總裝置容量為109.2…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成立氣候變遷組-以「創新、包容、永續」推動氣候變遷科學研究與應用
因應氣候變遷衝擊對臺灣的影響日益明顯,相關議題成為民眾關切話題,並已列為政府施政重點。科技部為進一步強化推動對氣候變遷科學研究與落實工作,以及深化以科學能量支援國家氣候變遷政策,特於科技部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防科技中心)下正式成立「氣候變遷組」,今(27)日上午由科技部吳政忠部長親臨主持揭牌儀式,強調科技部對於氣候變遷課題的重視,同時給予災防科技中心肯定與勉勵。
吳部長於致詞中指出,去年全國科技會議結論已將此氣候變遷議題納入重要工作,其中一項建議即是「成立氣候變遷科研實體單位」,這次科技部於災防科技中心下正式成立氣候變遷組,是科技部積極回應全國科技會議的實際作為。而設立氣候變遷組即是希望能透過災防科技中心的成熟運作,能更全面進行各項議題的研究與應用。一方面代表科技部對氣候變遷科研工作的重視與支持,另一方面也積極回應科技部的2030科技願景「創新、包容、永續」的施政方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