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鍋變好鍋 雙管齊下改善老舊鍋爐空污排放
環保署為加速老舊鍋爐減少空氣污染排放,…

金門永續發展目標專題報導(三)縣府積極打造完善多元幸福照護環境
依據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金門截至2021年5月底的人口數為140,228人,至於常住人口則一直是一個不容易確定的數字,一般較被廣泛接受的約為6萬人左右。而回顧金門縣戶籍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其實並不是因為出生率大幅提升所造成的,而是「遷入人口」遠高於「遷出人口」的結果,檢視過往的資料顯示,其中又以2009年的社會增加率97%最高。
金門人口結構的問題,依據內政部戶政司的資料顯示,金門近5年的新生兒人數已經從2016年的1,360人降至2020年的1,035人;另外,65歲以上人口則從2016年的11.67%提升至2020年的14.45%,雖仍低於2020年全國平均值16.07%,但仍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至此,或許我們應該可以來思考,怎麼讓金門在人口的議題上得以符合永續發展的框架,同時對於部分的永續發展目標提供適當的貢獻,諸如「SDGs…

科技部舉辦開放資料集平臺使用者研討會 公私協力活絡資料應用
行政院於今年1月啟動了為期4年的「臺灣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融入透明、公共參與及課責的精神,透過公私協力推動資料開放與資訊公開等五大承諾事項,其中由科技部與經濟部、內政部、交通部、環保署共同推動「建立開放資料集平臺,提供加值運用」承諾事項。為促進相關利害關係人交流、活絡資料應用,科技部於今(21)日舉辦「開放資料集平臺使用者研討會」,邀請學研界、產業界及政府單位介紹消防與防救災、地震、空氣品質、水質、航衛等相關資料集,以及可應用面向和應用成果。
舉例來說,國家太空中心許國賢博士分享衛星影像可應用於土地利用、農林規劃、環境監控、災害評估等,太空中心透過福衛五號衛星影像應用小論文競賽,激發高中職學生於衛星影像主題與地理環境議題的探索能力和創意,得獎的主題包括水庫水質及優養化情形、揚塵災害與潛在發生區位等應用。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林錫慶副主任分享如何善用遍布全台的高速網路節點、民生物聯網服務以及公共骨幹網路,來促成公部門、民間產業和應用場域的合作,例如協助契作農地利用微氣候與田間土壤感測數據的蒐集,提供農友進階的栽培種植應用。本次研討會也邀請產學研專家對話,在鼓勵民間開放資料、促進資料經濟生態、促進公私協力之資料應用等主題,共同激盪,提供建言。
科技部政務次長林敏聰表示,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資料集平臺蒐錄各種從政府到民間的開放資料,目前已有2萬6千多個資料集,產、官、學、研、社群、民眾等各界對於有興趣的主題,都可以很方便的透過這個資料集平臺取得相關數據,進而透過數據分析產出客觀資訊,來瞭解相關現況或是研議因應作為。未來4年科技部將每年舉辦資料集平臺的使用者研討會,他也期待未來開放資料的使用、社會影響及個資保障等核心價值,可以這個平臺當中,得到最好的互動、討論與平衡。
本次研討會全程實況可於You…

金門永續發展目標專題報導(二)「傳統建築·風華再現」 建築修繕及後續經營管理
傳統建築、閩南文化無庸置疑地是金門的特色之一,不論是古厝的修繕、活化或者是特色街區的維護,都是體現保留在地文化的一種方式。而當我們以2015年聯合國所發佈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來看待這件事情時,不難找出確實有相關的主要核心目標來進行呼應,亦即「SDG11…

守護臺灣 ~完成鄉鎮氣象站網
歷時14年,投入新臺幣近2億9千萬元,交通部…

金門永續發展目標專題報導(一)規劃永續發展政策 召開推動工作會議
金門有的是什麼、要的是什麼,整體的永續發展願景又是什麼?過去諸如閩南文化島、樂活休閒島、健康友善島,又或者是永續生態島都曾經被提及與作為發展目標,但總括來說,我們所追求的就是一個所謂「幸福宜居島嶼」,讓金門人所關切的不論是在人才培育、土地安居、醫療衛生、社福照護、觀光發展、產業勞動、環保永續等面向都能夠獲得妥善的發展。縣府環保局搭配聯合國2015年所發布的17項永續發展目標,彙編「金門V.S.永續發展」,檢視近幾年來政府政策在永續發展上的達成情形。
環保局指出,金門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雖然小,但換個角度想,其實可以很大,有閩南文化累積下來的歷史底蘊、有走過戰爭烽火的戰地史蹟、有獨特珍貴的生態環境,還有遍布全球的金僑社群。
金門自1992年解除戰地政務,結束軍事管制;1994年,邁入全面開放觀光;2001年實施小三通,開放金門與中國通郵、通商、通航。在此之後,我們對於金門的發展有著諸多的期待,不論是從經濟、社會或是環境的觀點,未來勢必都必須在不斷變動的內外環境中,將任何的變異衝擊換為顯現地方發展的機會,尤其是在全球日益交流開放的環境下,面積狹小的金門,極易隨著外部快速變遷而調整內部發展定位,進而面對不同情境下的各種衝擊。因此,如何以永續發展的思維與行動,讓經濟、社會、環境等面向有著平衡穩定,相輔相成的良性互動關係,是金門在永續發展的路上必須要思考的。
在過去當我們談論「永續發展」時,往往太過著重於諸如環境保護的單一議題,其中最常見的定義出自於《我們共同的未來》:「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能滿足他們需求的發展模式。」而不論現在或未來,金門在永續發展應該要逐步擴展至眾多面向的全體行動,也就從各部門的單打獨鬥轉變成為夥伴關係的建立與合作。除此之外,也應該重新傳達一個重要的理念,亦即永續發展的落實不同於政策由上而下的貫徹,而是必須納入居民與民間團體的想法、需求、意願與共識,透過由下而上的公共事務參與行動,共同擬具金門在永續發展的施政方向。
另外從國際的角度來看全球永續發展的趨勢與內涵,最初可以回到聯合國在2000年所提出的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深耕心世界•跨域新農業 亞洲生技大展農業館線上盛大開展
受COVID-19疫情影響,「2021亞洲生技大展」首…

我國領袖代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以視訊方式參加2021年APEC「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
今(2021)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已於臺北時間今(16)日晚間7時至9時40分以視訊方式順利舉行,這是APEC自1989年創立以來,主辦國首次於年中加開一場領袖層級會議,我國領袖代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全程與會,過程順利,圓滿達成任務。
本次會議紐西蘭邀請各國分享因應疫情的經驗,並共商疫後經濟復甦的合作機會,希望藉此次會議展現APEC團結抗疫的決心,並討論如何重建更美好的未來。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Kristalina…

台灣與歐盟順利舉行第4屆人權諮商
第4屆台歐盟人權諮商於本(2021)年7月15日以視訊方式舉行。歐盟方由歐盟對外事務部(EEAS)人權、全球與多邊事務總司Kristin…

用技能打開青年的一扇窗~勞動部呼應「世界青年技能日」,推廣國際青年技能學習。
為促進青年職業技能發展,聯合國將每年7月15日訂為「世界青年技能日(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