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友宜逛綠博 新北宜蘭跨縣市推廣聯合國永續概念SDGs
新北市政府參與2021年宜蘭綠色博覽會展出,於縣市物產館中以「有機會商店」為題,展示新北市這個人口超過402萬的農產品消費重鎮扮演台灣農業創新行銷的重要角色。市長侯友宜今日到訪綠博,與宜蘭縣長林姿妙共同邀請全台民眾把握最後一周時間參訪綠博,同時簽署永續農業行動宣言,強化縣市合作,提倡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在各縣市未來發展中的重要性。
今(110)年綠色博覽會自3月27日至5月9日於蘇澳武荖坑風景區展出,以農業生活、生態保育和永續未來等綠色環保精神為活動主軸,並以「希望城堡」為主題,連結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將生態物種保育、氣候變遷調適、友善農業、永續海洋、再生能源、減塑行動等議題融入策展規劃。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非常重視SDGs議題,身為國際城市繼美國紐約市之後第1個公布自願性地方永續發展報告的臺灣城市,新北市不論是在環保、文化、教育、經濟、建設等各方面,都會持續依照相關的指標來自我檢視。而與這次綠博最為切題的農業,在指標中涉及零飢餓、終結貧窮、責任消費、國際夥伴關係及潔淨的土地及水資源等,都是新北市極力推動的方向;而透過雙方簽署行動宣言,不論是在植樹護樹、海洋保育、農業國際交流或友善農產品行銷推廣上,未來也有許多可以跟宜蘭縣合作推動的項目。而這次在綠博園區「新北館」中,以「有機會商店」為題,透過「有機」農業和「機會」展望,展現新北市這個人口超過402萬的農產品消費重鎮扮演台灣農業創新行銷的重要角色。諸如新北市與國際有機農業聯盟亞洲分會(IFOAM-Organics…

東漂吧!一七永續打造低碳健康永續台東
為使臺東加速朝向永續發展國際趨勢邁進…

17永續東漂吧! 中央地方攜手打造低碳健康慢活台東
為使台東加速朝向永續發展國際趨勢邁進,30日台東縣長饒慶鈴率領縣府各局處首長與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陳世偉執行秘書,在娜路彎大酒店卑南廳舉辦「東漂吧!17(一起)永續」記者會,共同宣誓中央與地方一起攜手打造永續台東,讓居住在台東成為令人稱羨的慢活模式。
饒慶鈴表示,上週世界地球日,國際上及我國最關注的話題就是2050年淨零碳排放的問題,為因應氣候變遷衝擊,有必要提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因此台東在去年應綠色和平之邀,簽署了十年內預定達成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指標。台東已經是一座很低碳的城市,依過去報告顯示,台東縣的人均碳排放量不到全國一半,不過,我們不能以此自滿、自我感覺良好,我們應該更在乎的是永續發展指標達成後面的目地,就是打造永續、健康幸福的城市。
饒慶鈴強調,雖然台東縣是全國最適合觀光、慢活及宜居的低碳永續城市,但縣府各局處仍努力維持減碳的生活與行動,如積極推廣低碳永續旅遊、部落工作假期、有機農業、舉辦在地小農的「慢食節」,各類大型觀光活動皆完整做好減碳及減廢的措施,甚至連醫療部門的偏鄉5G視訊服務、以及綠能發展等都是重要亮眼的減碳政策及手法,這幾年的努力,讓遊客慢慢體驗細細品味台東,珍惜現自然環境,台東是全球最好客城市,期望未來藉由慢經濟讓台東不斷的進化、成長及低碳永續發展,並透過檢視各項指標,逐步達到低碳永續的健康幸福城市。
環保局指出,今年台東更升級,進一步宣示將針對17項SDGs實施全面性施政檢討,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元素,以符合世界各國永續發展倡議,像是促進永續的經濟成長、確保永續的現代能源、提倡終身學習、實現性別平等、保護海洋資源等目標。同時預計今年底公布縣級永續發展自我檢視報告(Voluntary…

東縣府與中央攜手打造低碳健康永續台東
「東漂吧!17(一起)永續」,台東縣…

東漂吧!17(一起)永續 臺東縣政府與中央攜手打造低碳健康永續臺東
為使臺東加速朝向永續發展國際趨勢邁進,今(30)日臺東縣長饒慶鈴率領縣府各局處首長與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陳世偉執行秘書,在娜路彎大酒店卑南廳舉辦「東漂吧!17(一起)永續」記者會,共同宣誓中央與地方一起攜手打造永續臺東,讓居住臺東成為令人稱羨的慢活模式。
營造幸福宜(移)居永續城市一直是縣府的目標,今天的記者會中特別邀請臺東大學劉麗娟副教授分享健康及高齡友善城市永續發展歷程。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陳世偉執行秘書也肯定臺東縣在健康城市及永續發展工作上的努力,希望中央與地方共同攜手。
饒慶鈴表示,上週世界地球日,國際上及我國最關注的話題就是2050年淨零碳排放的問題,為因應氣候變遷衝擊,有必要提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因此臺東在去年應綠色和平之邀,簽署了十年內預定達成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指標。臺東已經是一座很低碳的城市,依過去報告顯示,臺東縣的人均碳排放量不到全國一半,不過,我們不能以此自滿、自我感覺良好,我們應該更在乎的是永續發展指標達成後面的目地,就是打造永續、健康幸福的城市。
饒慶鈴強調,雖然臺東縣是全國最適合觀光、慢活及宜居的低碳永續城市,但縣府各局處仍努力維持減碳的生活與行動,如積極推廣低碳永續旅遊、部落工作假期、有機農業、舉辦在地小農的「慢食節」,各類大型觀光活動皆完整做好減碳及減廢的措施,甚至連醫療部門的偏鄉5G視訊服務、以及綠能發展等都是重要亮眼的減碳政策及手法,這幾年的努力,讓遊客慢慢體驗細細品味臺東,珍惜現自然環境,臺東是全球最好客城市,期望未來藉由慢經濟讓臺東不斷的進化、成長及低碳永續發展,並透過檢視各項指標,逐步達到低碳永續的健康幸福城市。
臺東縣環保局指出,今年臺東更升級,進一步宣示將針對17項SDGs實施全面性施政檢討,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元素,以符合世界各國永續發展倡議,像是促進永續的經濟成長、確保永續的現代能源、提倡終身學習、實現性別平等、保護海洋資源等目標。同時預計今年底公布縣級永續發展自我檢視報告(Voluntary…

發展再生能源是世界主流 更不是丑角
目前世界各國的大型企業紛紛加入RE100,並…

主持性平會議 蘇揆:減負擔 安心生 精進性平發展 讓臺灣更美麗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6)日主持「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第23次委員會議」時表示,因為有大家的努力,臺灣在性別平等表現優異,政府也持續提出相關政策及法案,例如上週行政院會通過「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加強保護跟騷行為的被害者。而政府為因應少子女化問題也投入經費,預估到後(112)年將增加到850億元;並持續擴充公托公幼等據點;明(111)年8月育兒津貼將提升至每月5千元。
關於少子女化的議題,必須針對各方面的措施進行評估與精進,例如我國在產檢補助次數上,已長達26年之久未做調整,即有檢討必要。為提高生育率,院長指示相關部會應於兩週內,就提高產檢補助次數丶增加項目,以及擴大不孕症夫妻診療的補助對象等相關因應少子女化的對策,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策規劃,藉此建構安心懷孕、友善生養的環境。此外,有關育兒留職停薪、彈性工作等制度,也請相關部會參考國外經驗,朝放寬的方向評估研議,政府會持續精進性平發展,讓國家更美麗。
今日會議就「建請編列足額產前檢查年度預算並新增檢查次數與項目,以建構安心懷孕友善生養的環境」進行討論。蘇院長表示,臺灣少子女化問題,已經不容再慢慢研究,而是要立刻拿出辦法來。而蔡總統上任後,整體因應少子女化的經費從105年的150億元,提升至今(110)年550億元,預估到後(112)年將增加到850億元。政府減稅(學齡前幼兒扣除額增加超過四倍)、增加公托準公托等據點、降低學費,提高育兒津貼(明年8月將提高到每月5千元),政府是以務實的態度,持續努力提出立即可行的具體措施,以因應少子女化議題。
蘇院長表示,民國84年健保開辦至今,26年來產檢補助次數未做調整,而政府為完善女性生育健康及懷孕照護,將研擬提高產檢次數、增加補助項目,保護孕婦,也照顧將出生寶寶的健康。而對於有意願生育卻遇到困難的夫妻,也要研議擴大不孕症的診療補助對象,給予實質的支持,用國家的力量,為願意生育的父母減輕負擔。請衛福部與主計總處積極盤整,在2個禮拜內提出具體規劃,並將委員所提女性身心障礙者在懷孕及生產過程的特別需求也納入考量。另為營造友善生養的職場環境,請勞動部參考先進國家作法,積極與勞雇雙方協商,讓育嬰留職停薪及彈性工作制度能更切合有育兒需要的勞工,讓他們可以更有彈性運用,讓夫妻共同分擔育兒責任,使父母都能在照顧家庭與工作職涯中取得平衡。
蘇院長強調,從「國家沒有孩子就沒有未來」的角度看,政府要拿出態度與辦法,預算經費的問題就用國家的力量來幫忙。過去在性平會議針對彈性工作的裁示也有些許的進展,像有未滿3歲子女的女性勞工申請調整工作時間,已從2018年12%提高至現今25.5%。院長請勞動部、主計總處、人事總處等相關部會共同協力,把大家的意見及相關問題臚列出來,一次解決。
蘇院長指出,近年我國持續推動各項性別平等政策,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最新頒布2019年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山坡地及國有林地水源涵養策略
面對全球環境氣候變遷,從台灣歷年降雨量統計資料顯示,可看出旱澇加劇的趨勢,去(2020)年更是遭逢56年來首次夏季無颱風登陸的窘境,導致今年全台水庫拉警報,且依中央氣象局最新降雨預報,未來一季降雨機率仍然正常偏少。未來水旱災亦可能會常態化,因此,農委會針對山坡地及國有林地提出水源涵養策略。
農委會指出,臺灣山坡地(含國有林地)面積約261.7萬公頃,佔全臺面積74%,做好森林復育及水土保持不只能減少土砂災害,更能增加水源截留、入滲補注地下水,強化水源涵養功效。面對此次乾旱情勢及未來氣候變化,農委會水保局及林務局提出四大課題及相應的調適策略,包含水的涵養–「藏水於農」、土的安定–「治山防災」、山的保育–「良善管理」及災的預防–「智慧防災」,加強說明如何提升山坡地及國有林地的水源涵養策略。
農委會進一步說明,四項調適策略共研擬十項措施,包含「活化坡地農塘」、「推廣農地水土保持」、「增能防砂設施水源利用」、「加強森林復育」,整體增加山坡地及國有林地蓄水量及入滲量;「加速崩塌地復育」、「加強集水區保育」,減少土砂運移,增加蓄水空間;「強化水土保持管理」、「發揮森林保護成效」,保護山林,遏止不法;「強化大規模崩塌防減災」及「應用AI及IoT科技」,確保國土安全。
最後,農委會強調,土、林一體,水保局與林務局歸屬同一部門可共同保育山坡地(含國有林地)水土資源,易於整合,增益國土水源涵養效能,發揮最大功效。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科技產業園區多管齊下推節能減碳 累積達200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碳量
為營造綠色永續園區,科技產業園區致力…

環署強調向海致敬計畫治標與治本同步並進
為解決海岸垃圾問題,行政院去(1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