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務實檢討空氣品質標準 持續精進改善空氣品質
外界關心空氣品質標準加嚴部分,環保署說明,現行空氣品質標準與日、韓、歐盟、美等國相當,部分項目甚至更為嚴格,然依據空氣污染防制法規定,每4年至少檢討一次之規定,環保署將持續依循WHO的建議,秉持與國際管制趨勢以及亞洲鄰近國家日本、韓國一致之原則務實檢討空品標準,並據以辦理空污防制區劃設,持續精進空氣污染防制作為,改善空氣品質。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空氣品質標準的訂定應考量當地空氣品質對於人體健康風險、污染源現況、確實可行技術、社會及經濟發展等相關因素,訂定當地空氣品質標準,因此各國考量不一,臺灣於109年9月18日所發布最新空氣品質標準,目前「臭氧8小時值」60…
-495x400.jpg)
中央地方攜手 中南部PM2.5空品改善超過4成
近日,民眾關切中南部地區空氣品質議題,環保署再次說明,經中央與地方竭力積極推動固定源減量、老舊大型柴油車汰換等措施,臺灣西半部各地區尤以中南部地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最多,例如中部、雲嘉南及高屏地區109年的細懸浮微粒(PM2.5)年平均值相較於102年已降4成以上!
聚焦檢視中南部地區的成效可見,近3年積極推動的固定源共減量34,778噸,減量約22%,其中,中彰投減量約14,333公噸,減幅約27%,雲嘉南地區減量約6,408公噸,減幅約14.5%,高屏地區減量14,037公噸,減幅約23%。另外移動源老舊大型柴油車淘汰部分,中彰投地區淘汰10,516輛,占全國24.1%;雲嘉南地區淘汰7,445輛,占全國17.1%,以及高屏地區淘汰9,353輛,占全國21.5%,其中高雄市已連續4年淘汰數量居全國第一!以上三區共同減少老舊柴油車占全國62.7%。在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跨縣市共同執行下,中部PM2.5年平均值由102年27.4μg/m3降為109年16.1μg/m3,改善幅度41%;雲嘉南PM2.5由102年31.8μg/m3降為109年19.0μg/m3,改善幅度40%,以及高屏PM2.5由102年26.2μg/m3降低為109年15.6μg/m3,改善幅度也是40%(附圖1)。
環保署亦說明中南部縣市空污來源分析(附表1),指出依目前臺灣地區污染源排放清冊(TEDS),並輔以空氣品質模式模擬分析顯示:臺中市PM2.5影響來源,自身排放占37%、其它縣市排放占39%及臺灣境外排放占24%;嘉義縣部分,自身排放占10%、其它縣市排放占52%及臺灣境外排放占38%;高雄市部分,自身排放占33%、其它縣市排放占45%,臺灣境外排放占24%。因此,空污防制需透過中央和地方共同努力,跨縣市共同執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臺灣各地區空氣品質才能共同改善。
環保署表示在未來管制工作上,已訂定「空氣污染防制方案…

女性STEM-Plus教育國際研討會 彰顯女性科學教育重要性
教育部APEC人力資源發展工作小組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3月25、26日共同在集思臺大會議中心洛克廳舉辦亞太地區女性STEM-Plus教育國際線上會議。本次國際研討會,邀請韓國、澳洲、愛爾蘭、美國、新加坡以及臺灣學者進行專題演講,並廣邀俄羅斯、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智利等亞太經濟合作(Asia-Pacific…

智慧城市展 環保署舉辦氣候行動邁向零碳未來論壇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全球加速減碳。環保…

雲端督察-後疫情時代之污染稽查思維變革
自2020年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由於…

322「世界水日」 環保署呼籲廢水回收再利用
聯合國訂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World…

行政院永續會與地方對接 盼帶動國家永續發展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永續發展室執行秘書陳…

空品不良遇掃墓 顧傳統並顧空氣品質
環保署表示,近日因環境風場偏東風,西部…

從農田到餐桌,友善農業環境防治非點源污染
環保署呼應歐洲綠色新政「農田到餐桌(Farm…

地下水污染場址改善有成 環保署解除110年度首例含氯工廠整治場址列管
生達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二廠地下水污…